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,并进一步要求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,推广散粮运输和储粮新型装具。
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强国研究团队成员杨梦颖表示,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在产运储加消全链条细化部署节粮减损问题,并充分肯定农机装备在粮食减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,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,也为强化粮食安全装备支撑指明了重要方向。
节粮减损就是增加粮食产量。杨梦颖认为,筑牢粮食安全底线,有粮食产量“做加法”和损失浪费“做减法”两条根本路径。近年来受人多地少资源禀赋、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、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,我国粮食增面积、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,供求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存在。与此同时,粮食在生产、收获、运输、仓储、加工、食用等全链条的损失浪费现象却持续存在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《2019年世界粮食及农业状况》,全球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损失数量约占总产量的14%。在此背景下,拧紧粮食“节流阀”,从多环节、全链条减少粮食损失浪费,客观上就等于增加粮食产量,有利于提高粮食供给能力,守好大国粮仓。
农机减损是节粮减损的重要内容。杨梦颖说,粮食从地头走向餐桌,要经历产运储加消等系列环节。相应的,开拓粮食减损路径,从减少田间地头损失,到降低产后“跑冒滴漏”,再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,每个环节都大有可为。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》显示,到2035年,若我国粮食收获、储藏、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,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100亿斤。在持续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过程中,农机减损贯穿诸多环节,是节粮减损的重要内容。从收获环节看,尽管与人工作业相比,机械作业在一次性完成收割、脱粒、清选多道工序后,可将收获损失率从10%以上降低至3%以下。但若在装备质量、机手操作、机具状态等条件良好的状态下,机械收获损失率可低于1%。机收减损,潜力巨大。除收货环节外,运输和储藏环节也可依靠先进农机进一步降低损失。全国已建设的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表明,通过推广散粮运输和储粮新型装具,无论是粮食出入库的运输损耗,还是粮食储存不当造成的浪费损耗,都可大大降低。
多措并举推进粮食作物农机减损。杨梦颖建议,推进粮食作物农机减损,可在加强引导宣传、提升农机装备性能质量、加大农机减损技术研发力度、提高机手技能素质、开展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发力,让农机减损的技术和措施尽快落地生根。广泛开展农机减损宣传活动,推动广大农机手、全社会牢固树立“减损就是增产”的理念,营造关注支持农机减损的浓厚氛围。优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,加快淘汰落后老旧农机,增加先进适用农机保有量。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,加大对智能化、低损高效农机的补贴支持力度。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,加快攻克薄弱环节技术,将损失监测、智能化减损技术融入到机械产品提档升级中。通过理论授课、实践操作、以赛带训等多种方式强化对农机手的操作培训,推动农机作业精细高效、提质减损。定时组织农机送检下乡,开展机械保养维修、减损技能、安全生产等技术巡回指导,加强突发气象灾害等异常作业条件下的应急服务指挥,全力降低农机作业损失。(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)
凯发体育手机开户 copyright © 2001-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- - - -
- -
凯发体育手机开户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